DMC合成有光气法、醇钠法、酯交换法和羰基化法,目前国内生产采用光气法和酯交换法,国外生产大多采用先进的羰基化法。我单位开发的酯交换法生产DMC是以EC或PC和甲醇(ME)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催化反应精馏技术得到ME-DMC共沸物进行特殊精馏就可得到DMC产品,同时付产乙(丙)二醇(EG或PG)。其工艺流程如下图2。
目前因为酯交换法工业化生产DMC都是采用PC为原料,EC为原料至今未见报道,而从生产成本及装置单元生产能力来看EC较PC有优势,初步估算以EC为原料生产DMC较PC法单位成本低500元以上。
羰基化法生产DMC是以 ME和CO、O2 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催化剂存在下羰基合成,合成得到的ME-DMC共沸物进行特殊精馏从而得到DMC产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3。
图3:羰基法合成DMC工艺流程图
羰基化法因其工艺及催化剂选用不一样又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国外代表分别是意大利爱尼公司(12kt/a)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3kt/a),国内西南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分别进行了液相法和气相法的小试探索工作。近来华中理工大学与湖北利川化肥厂合作进行了液相法4000t/a工业化试验。但是国内外液相羰基化法催化剂选用都是CuCl体系,我单位在综合国内外资料基础上对液相法进行了小试研究,并针对Cu(Ι)催化剂的不稳定性及Cl-的腐蚀性等缺点,选取Cu(ІІ)代替Cu(Ι),Br-代替Cl-,活性添加剂由配位体L结合到络合物中去。在工艺相近的条件下(110C,2.5MPa),取得了甲醇单程转化率稳定在25%~50%的结果,选择性也能稳定在95%以上,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而且初步估算该法生产DMC较酯化法法单位成本低1000元以上。
DEC(MEC)合成有光气法、醇钠法及酯交换法,目前国内生产采用光气法,国外生产大多采用先进的酯交换法。我单位开发的酯交换法是以DMC或EC 和乙醇(EA)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催化反应精馏技术得到DEC(MEC)产品。其工艺流程如下图4。
4. 技术特点与创新
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和组成的创新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具有独特的配合键特性及晶体结构,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远高于传统催化剂,在工业催化、有机合成与生物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项目在围绕碳酸酯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和工业催化等方面,较系统地从理论上思考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探讨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在这些合成反应中的机理与科学问题,创新性地开发出应用于羰基化反应和环加成反应的高活性非贵金属配合物催化剂。该类金属配合物由锌、铜、镉、铝、锡、铁、钴或镍的卤化盐与含卤素的季铵盐或含卤素的季鏻盐通过络合反应形成,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式(7)所示。
MXn + R4LX → [R4L]m [MaXb] (7)
式(1)中,M—金属;X—卤素;R—烷基或苯基;L—N、P;n、m、a、b—化合价平衡数字,n=1~3,m=1~3,a=1~2、b=1~6。以卤化盐与卤化季铵盐为例,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通式可分别描述为:[R4N]2MX4;[R4N]2M2X6。
金属配合物催化环加成反应的创新
对于环加成反应早期的工业化生产采用的季铵盐催化剂,存在反应条件苛刻、长期使用会生成其它多聚物质。以及后逐渐由KI/PEG400体系代替,催化剂由于PEG400的参加,使得I-离子亲核反应能力增强,但正是存在的PEG400容易和环氧化合物发生副反应致使高聚物产生,寿命仍然较短。通过研究开发,引入锌配合物理念,将ZnBr2与四苯基溴化铵络合反应得到[(C6H5)4N]2ZnBr4,反应原理见式(8)所示。
ZnBr2 + 2(C6H5)4NBr → [(C6H5)4N]2ZnBr4 (8)
四苯基溴化铵通过锌配合物的修饰,导致卤素离子亲核反应能力显著增强,又克服了PEG400的不足,反应条件与催化活性明显改善。
金属配合物催化氧化羰基化反应的创新
对于醇氧化羰基化反应,CuCl是较好的催化剂, 而CuCl催化剂的不稳定性及对设备的腐蚀一直阻碍其大规模发展,相比较CuBr2稳定性与耐腐蚀性都明显改善,但其活性很低,通过研究开发,引入铜配合物理念,将CuBr2与四丙基溴化铵络合反应得到[(C3H7)4N]2Cu2Br6,反应原理见式(9)所示。
(9)
该铜配合物通过配体的修饰,改变了CuBr2分子中铜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活化了Cu-Br健的共价性能,有利于甲醇、CO与O2的插入,形成活泼中间体,从而促进醇氧化羰基化反应的进行,具体反应历程见如下式(10)~式(12)所示。
(10)
(11)
(12)
● 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DMC 的产量迅猛增长,从1988年的3千 吨提高到1994年4万吨,1995年国外四大DMC生 产公司:意大利埃尼、美国德士古、美国道化学和日本宇部兴产的年产量都达到了2万吨,目前世界DMC的年总产量己接近 60万吨,增长速率之高列全球化工产品之首。国外DMC的消费情况是50%~60%用于取代剧毒的光气、硫酸二甲酯制造聚碳酸酯、西维因、呋喃丹、苯甲醚等,20%~30%用于制造环丙沙星等特殊用途的新产品,其余10%~20% 用作溶剂。
DMC 的生产国内 1995 年刚刚起步,1993年~2007年间年均需求量增长60%以上,目前年总产能约 30万吨。国内年需求约15万吨左右,销售领域主要为涂料、胶黏剂、医药、农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汽柴油添加剂、出口等。另外DMC分子含氧率高达53%,有望代取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燃油添加剂,全球MTBE需求已达3千万吨。可见,DMC潜在年需求量巨大,预测2015年国内需求将达到30万吨左右,2020年有可能达到100万吨以上。具体消费构成及生产前景见下表1所示。
● 项目成熟度:
可选:在研、小试、中试、产业化、其他:_都可以_
● 投资及效益分析:
生产规模及设备投资、经济效益估算见下表2所示。